张潇雨的个人投资课(1)-市场规律

因《得意忘形》播客认识张潇雨老师,从中听到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后来发现张老师还是一名对冲基金经理,在得到上有一门课: 个人投资课,总体听下来,将笔者断断续续学习过的一些投资方面的知识串了起来,值得写一篇文章记录一下。

内容总体可分为两大部分:基本投资原则和具体的方法论,课程在讲解过程中将其划分为如下四个部分:市场规律、投资工具、自我局限和投资组合构建,前三个部分主要讲一些投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最后一部分则是讲一些具体的投资方法。本文主要是市场规律部分相关内容,同时简单介绍了个人投资者现对于专业投资者的一些优势与劣势。

个人投资者的优势与劣势

课程里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普通投资者的投资,而普通的个人投资者的特点是

(1)投资不是你的全职工作,你还有其他的事业和职业去做 (2)除了自己或者最多照顾到亲密的家人朋友以外,不会管理其他外部人士的资金

个人投资者相对于专业投资的优势是:不需要像专业投资人那样舍近求远,舍易求难;即专业投资人面对着同行和背后投资人的压力,总得干些什么事情来证明自己,往往需要做一些身不由己的事情; 但是作为个人投资者则没有这种压力

课程里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第一个例子是《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里第二章的例子专业投资者的劣势;第二个例子则是 2000 年互联网泡沫

在 2000 年的互联网泡沫里,作为一个基金经理,如果不买互联网的股票基本就要被市场抛弃了,甚至不光是你的同行,连把钱交给你的人,他们都会督促你赶紧买互联网股票,否则他们就要把钱抽走去别的地方投资了,那这个时候你买还是不买?在那个疯狂的年代,能耐得住寂寞,抵抗住压力,不参与这种全民狂欢的专业投资人是非常少的。有没有人确实做到了?

有,那就是我们熟知的股神巴菲特,但是代价就是1999年它大幅跑输大盘,受到了无数人的嘲笑与质疑,当时间转到2000年初,整个市场开始崩盘,网络概念股价格直线跳水,完全跌到退市的公司也屡见不鲜,无数的基金价值被毁灭,投资人的血本无归,基金经理们也一夜之间没有了工作。 所以经常有人问,美国几次市场泡沫都那么明显,普通人都能看出来,那些专业人士就看不出来吗?其实不是看不出来,而是这个时候你要不杀进去,别人就会认为你是个笨蛋,你的职业生涯可能也要提前终止了。

而个人投资者的劣势则是接触到的资源非常有限,比如说一些收益较为可观的基金(如桥水基金)对投资的金额都有一定的门槛,因此,课程里认为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花时间研究那些奇技淫巧的东西,其实是得不偿失的;反倒是掌握一些最朴素的投资方法,避免那些最明显的投资错误,才是走向投资成功的正途

房子还会不会是最好的资产

对于中国人甚至整个亚洲人民来说,最喜欢的投资方式之一是买房,而在过去的好几年,房价的走势也的确很给力,很多人都将购买房子作为一种投资方式,课程里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一个人的投资偏好往往会受到年少记忆的影响,就是在十几岁二十几岁相对年轻的时候,对整个投资市场和各种投资产品的印象和体验,很大部分就构成了一个人的投资偏好。

课程里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是美国的股票

美国的80年代是股票市场历史上投资回报率非常好的一个黄金10年,但在这10年里,美国家庭财产投资在股票上的比例居然是下降的,而且之后的90年代市场继续走强,走出了一个很不错的大牛市,大家投资在股票市场的资金继续减少,比例从60年代的40%到80年代的25%,再到90年代只剩17%了。而且不只是股票投资美国家庭的投资比例也在持续减少,曾经这个比例超过70%,但到了90年代就只剩40%了。在这个阶段,美国整个股票市场翻了三四倍,但一大批投资者却把钱从股市上抽走了,完全没有享受到国家财富增长的成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答案就是美国整个70年代的经济实在太惨了,在上世纪70年代,由于越战升级,中东石油危机,国家不合理的福利政策导致财政赤字急剧扩大等等一系列原因。美国国内大幅通货膨胀,同时经济停滞,失业率也非常高,这段时间美国股市的表现非常惨淡。从1969年末到1979年末这整整10年时间,美国的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几乎纹丝不动,10年呢没有任何增长,算上通货膨胀甚至是亏损的。而且中间还有几次莫名其妙的大跌,让整个市场都处于一种担惊受怕的状态。

你想想如果你出生在60年代,20岁左右的时候呢发现谁投资股票谁倒霉,那么等你到了三四十岁的壮年期,家庭情况好了,收入也上来了,你会放心大胆的买股票吗?绝大部分人都不会这么做,因为小时候的记忆实在是太深了,但这样显然带来了一个很惨痛的后果,很多的普通投资者和勤勤恳恳的家庭错过了美国历史上最好的一段牛市,而钱都被敢于在熊市逆向投资的专业机构转走了

另一个例子则是日本的楼市,这部分更多的参考资料见日本楼市的兴衰史,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二战之后日本大力发展制造业,从六七十年代开始,日本经济开始崛起,以索尼和丰田为代表的优秀企业,把自己的产品卖到了全世界。到了80年代日本经济达到顶峰,全国从企业到个人都陷入了疯狂的买买买的状态。

最著名的就是地产开发商三菱地所去美国买下了洛克菲勒大厦,还在大楼的最高处插上日本国旗。由于广场协议让日元大幅贬值,日元开始回流到国内市场,加上日本政府大幅降息扩大贷款,造成国内一时间产生了大量的钱,都流向了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结果就是当时东京市中心银座广场的地价达到了25万美元一平米,而且这可是在1989年,那个时候只要在东京或者大阪有房子的日本人都可以说是千万富翁。

那么当时拼命在买房的人都是谁呢?正是经历了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起飞对未来无限乐观的那批人,他们在十几岁赶上好时候,到了三四十岁有了购买力自然就要买房,让财富增值。但后来的故事呢我们都知道了,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很多家庭的倾家荡产,那些使用高额贷款买房的人瞬间负债累累,欠的钱可能一辈子都还不清。日本整个国家和民众迎来了一个失落的20年

曾经的美国人由于股市10年惨淡,再也不敢买股票,错过了之后的大牛市; 当年的日本人由于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房价节节高升,结果无数人买到了最高点上之后一路崩盘。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被忽视,但非常简单的道理,那就是要一个被很多人忽视,但非常简单的道理,那就是要尽量忘掉你的投资偏好,多元配置你的投资组合

因为各类资产(股票、房子、债券、石油、黄金等)都有一个轮换周期,可能一下就是10年、15年、甚至20年,这对于整个市场只是一个很小的时间段,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可能就是人生中最黄金的一段时光。同时市场很难预测,没人能准确说出来接下来10年20年投资什么最好。因此,如果我们做到足够的多元分散,你就可以提高自己压中宝的概率,不错过人生中重要的财富增值的机会。而想做到这样,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根据过去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经验,简单的认为接下来同样的事情还会重复发生,因为市场总在变化,也许在下个周期里真正大涨的东西你想也想不到

因此,这部分有以下 3 个结论值得重点关注

  1. 我们很容易因为自己过去的经历就对某一种资产有特殊偏好,这样很容易让你错过增长最快的那个资产品类
  2. 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你都很难预测哪类资产在未来表现会最好
  3. 因此作为投资者不要对资产有明显的偏好,多元分散投资不只是规避风险,更是抓住赚钱的机会

择时陷阱

择时就是选择时机,英文叫做 market timing,本质就是我们对市场对接下来各种资产的表现一个短期走势的预测,然后决定是否要买入或卖出;课程里的建议是不要择时。

以股票为例,单个交易日的大涨大跌会比较难,那有没有可能成功预测比较长时间段的趋势呢?比如有没有可能提前预测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答案是可以的,但这件事最难的地方在于即使你真能预测金融危机会到来,但你怎么知道它恰好会发生在2008年,而不是2007年或者2009年?

在以 08 年次贷危机为原型的电影大空头里,主角之一的原型迈克尔巴黎,其实从2005年就开始做空刺激贷款了,结果是他硬扛了两年多,直到2007年才赚到钱,中间也遭受了无数的质疑。在知乎上的这个回答也提到了这一点,如何评价电影《大空头》(The Big Short)? - Z Abigail的回答 - 知乎, 这部分其实也侧面佐证了上面提到的个人投资者相对于专业投资者的优势

如凯恩斯所言,“market can stay irrational longer than you can remain solvent”假设存在一个平行的宇宙,美国在05/06年改变移民策略——买一套价值xx元以上的房产就可以自动获得永久居留权,由此推迟了次贷危机,使之在2012年而不是2008年爆发。请问电影中的那些fund mangers真的有足够的钱满足margin call 和 AUM 撑到2012年吗?在投资行业越来越机构化的今天,短时间的 underperformance (一年)都可能导致大量投资者撤资,更不要说连续几年了。举个例子,很多在2014年底大量买E&P公司股票/债券的funds在2015年年底因为投资人大量撤资,被迫关门

课程里另一个例子就是老虎基金,这个例子其实也是上面这个知乎回答的一个佐证

从98、99年开始,金融市场突然刮起了科技旋风,那个时候最热门的就是互联网股票,但那时候的互联网公司没有一个有盈利的,大多数呢都是噱头,光靠炒概念股价又能翻好几倍。 在这种环境下,作为价值投资者的罗伯逊显然认为市场的泡沫太大了,于是他开始做空科技股,但在当时那个市场环境, 再烂的公司股价也是非常整个市场呢毫无理性可言。结果由于做空这些股票,老虎基金损失惨重。 不仅如此,当时由于所有人都在疯狂的追涨科技公司,很多资金也从传统经济流向了互联网领域,所以传统的价值股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老虎重仓持有的美国航空12个月里面跌了接近一半,等到了2000年2月底,老虎基金已经跌的不成样子了,而且基金越跌,投资者也越拼命的撤资, 于是仅仅一年多时间,老虎基金管理的资产就从巅峰的230亿美元狂跌到65亿美元,等到了3月罗伯逊彻底扛不住了,干脆决定关闭基金。 但最令人唏嘘的是什么呢?老虎基金是在2000年3月30日正式关闭的,20天前啊纳斯达克指数刚刚创下了历史新高,结果仅仅到4月,整个市场就开始暴跌,一个月就下跌了15%,接下来两年跌了快80%。想一想,如果罗伯逊是在这个时候做空的,他的回报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虽然他的判断是对的,但就是倒在了黎明之前,择时也正是这么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既然择时那么难,那具体的方法论是什么呢?这部分课程会在第四部分提,一句话来说就是根据 PE/PB 分位数定投宽基指数。其实哪怕定投了,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就是何时止盈或止损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较 open,知乎上有个回答可以参考下如果做基金定投的话,什么时候应该卖出呢? - TopView的回答 - 知乎,课程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阐述了这个问题, 部分观点可能有争议,但是笔者觉得其中的“个人投资是一个无限游戏”说的很对

我们如果想回答什么时候应该卖出的时候,不如来想一想什么时候不应该卖出,因为我们把主要的错误的卖出理由排除掉,剩下的答案可能就很接近正确了,我觉得有两个最常见的错误的卖出的理由, 第一个是仅仅因为价格跌了,所以我就得卖出。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有这样一个假设,就是你有能力每次都能买到这个东西价格的最低点,因为这样你买完之后它才不会跌,但是你觉得这件事有可能吗? 第二个错误的卖出理由和第一条是对称的,那就是仅仅因为一个资产价格涨了多少,也不应该是你卖出他的理由。我知道这条可能有点争议。比如伟大的对冲基金保罗杜德琼斯就说过,当你买入的股票达到了目标价的时候,你就应该卖出,因为后面不论这个股票是涨是跌,都和你的认知范围和认知能力无关了。

所以我在这里说的并不是一个绝对真理,更多的是对你的一种提醒。那就是很多投资者有一个习惯就是买了一个股票或者什么基金,结果接下来一两个月正好涨了10%或15%,那么干脆卖出把挣的钱落袋为安好了。这是有问题的,原因有如下 2 点

第一点,你要意识到个人投资是一个无限游戏,就是除非这个钱你真的要拿出来消费掉,否则你的投资总是要继续回到市场,不断循环滚动生生不息的,就像一个没有终点的游戏,比如你卖出基金挣了15%,然后你就把钱存到银行了吗?其实呢大部分时间也不会,你会拿着这笔钱再去投资到新的地方,那这个新的投资标的就比之前那个一定好吗?如果真的这么好,那么当初你为什么没有投他?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去诚实的思考的。一个比较合理的正当卖出理由是你发现了这笔钱更好的去处,发现了更好的投资标的,比如说你一直看好的一个股票,突然受短期情绪影响跌了很多,进入了你的射程范围,那么你去更换一下持仓,这是可以理解的。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你真的能判断这些资产的价值,而不是看上了那一点蝇头小利才选择卖出的。

第二点,如果你因为账面盈利选择卖出,实际上相当于你下了一个判断,就是这个资产接下来会下跌,而且不会再涨回来了。你的这个判断最后会有两个结果,第一个是它下跌之后又涨回来了,那么这个时候你要不要买回来?(实际上这种想着我先卖出之后跌了再买回来的人,往往就是那些错过了腾讯茅台甚至比特币的那些人)。第二种则是你卖出之后价格下跌了,而且再也没涨回来,那么恭喜你,你可能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但这里还隐藏着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意味着你当初买入的决定有一些问题呢?那么下一次你怎么防范类似的错误,而且最关键的是当你决定卖出的时候,你实际上在做一个判断和决策。而如果你的认知能力或者情绪管理能力不足的话,这种决策出错的概率是很大的。

说了这么多错误的卖出理由,一个好的卖出理由是什么呢?我觉得就是你的买入理由不再成立了,有时候这是因为公司的基本面变化了,有的时候呢是因为你觉得本来一个资产价格低估,但是呢现在高估了,有的时候呢就是因为一开始就买错了,总之从本质上来说,你买入一个东西的成本,不应该成为你是否卖出的理由

因此,这部分有以下 3 个结论值得重点关注

(1)从短期来看,我们很难通过择时获得超额回报。对于股市来说,一年中最好的那些交易日分布非常不均匀,且和牛市还是熊市无关,所以我们很难挑中这些好的交易日,而一旦错过,对于我们的投资回报率就是致命的打击。 (2)不仅短期来看,择时很难,就连准确判断牛市熊市的来临时间也非常难。即使是像老虎基金这样最著名的基金,也很难掌握择时这件事情,所以避免轻易的择时,避免压住短期的市场走势,我们就又能避免一种亏损 (3)个人投资是一个无限游戏,一个好的卖出理由是是你的买入理由不再成立了

宏观迷信

这部分内容是为了说明个人投资者不需要过于依赖宏观经济来指导投资。

课程里举了凯恩斯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

凯恩斯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也是整个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他其实也是一个很成功的实战派投资人,不过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凯恩斯不是一个靠预测宏观经济周期赚钱的人,而是和巴菲特一样是个股票的价值投资者。

当时的故事这样的, 在 20 世纪 20 年代,凯恩斯 40 岁上下正在盛年,那时候他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也比较成熟了,所以在实战中经常依靠自己的理论进行投资操作。当时凯恩斯最喜欢的投资品类是外汇和期货,因为这两种资产和宏观经济的挂钩最为紧密,他觉得只要能弄懂宏观数据,把握好经济周期,赚钱简直是必然的。

但结果是那个阶段的凯恩斯大部分的时候都在亏钱。比如在1920年,凯恩斯根据自己的理论分析,压住,英镑升值,做空法郎、德国马克和意大利里拉,但市场走势和它预测的正好相反,几种货币全部对英镑升值,他直接被平仓出局,大亏了一笔。凯恩斯这种预测失败的情况还发生过很多次。根据统计,从1922年到1929年的 7 年里,凯恩斯有 5 年的投资收益都低于市场指数,成绩相当的惨淡。

但是到了30年代,凯恩斯改变了自己的投资哲学,那个时候他已经是自己母校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财务主管了,会帮助学校打理一部分资金,再想之前那么不靠谱可不行了。所以他开始不再预测经济形势,而是寻找被低估的股票,并且大量买入并长期持有,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价值投资信徒,结果这种投资方式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他之后的15年的投资记录上升到了年回报 9% 左右,而同期英国股市跌了 15%。凯恩斯为什么会做出这种转变?他后来在一封给朋友的信里是这么解释的,他说宏观经济当然很重要,但是影响宏观经济的因素实在是太多太复杂了,常人难以掌握,相比之下寻找价值被低估的好公司要容易得多

此外,巴菲特、芒格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宏观经济在投资中所起作用并非那么大。

那如果我们不去研究这些宏观大问题,应该去研究什么呢?另一位著名的投资者乔尔蒂林哈斯特的一本书应该是解答这个问题的好选择。他之前写了一本书叫做 big money thinks small(中文叫《大钱细思》),这个名字正好契合了这一讲的主题。蒂林哈斯特说如果你整天研究宏观经济形势,那你就是让自己陷入信息的汪洋大海了。作为极其专业的股票投资者,他说自己每天想的都是很具体的小问题,比如分析公司的时候,他问自己的都是消费者为什么会购买这家公司的产品或者服务?这家公司比起竞争对手来说,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什么东西会导致这家公司彻底失败等?

而如果借用巴菲特的说法,投资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弄清什么是重要的、可知的,如果一件事是不重要的或者不可知的,那我们就别管了。比如宏观经济问题是很重要,但对于普通投资者是不可知的,而什么东西是可知的?比如

  • 自己的投资期限有多长
  • 应该如何针对性的配置自己的资产
  • 购买国内外指数基金的时候,哪家的费用或者成本比较低
  • 如果自己在境外有一些存着的美元或者外币,如何更好的进行现金管理
  • ....

把精力花在这些可知的事情上,才对我们的长期回报更有益处。

因此,这部分有以下2个结论值得重点关注

(1)宏观经济是很重要,但影响宏观经济的因素太多太复杂,即使凯恩斯席勒这样的大师也没法根据宏观经济指标来赚钱 (2)与其把精力放在宏观经济这种重要但不可知的事情上,不如想的小一点,关注更可知的事情。比如我们怎样完成一个资产配置的方案,购买的产品呢有多大风险,成本怎么样等

风险度量

风险是难以量化的。对于收益这个东西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量化,比如一年收益是3%、10%、还是50%,都可以算得清清楚楚。但你说风险是 10%、30%,好像没有这个说法,甚至你再往前想一步,会觉得更加困惑。

比如有人说这个投资产品风险有点高,估计 80% 得亏钱。那这个80%是什么意思呢?是说这个产品如果投资 10 次会有 8 次失败,还是说这个产品卖出 10 份得有 8 个人亏损,还是历史上类似的项目10个里面有8个都倒闭了,好像都不是。另外这个亏钱是亏多少呢?是亏20%还是亏一半还是全都亏掉?

课程里举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简单来说就是这个公司曾通过复杂的数学模型在市场上获得可观的回报,但是因为一次黑天鹅事件(即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而破产了;后来著名的投资者巴菲特和霍华德马克思都说过,用数学的方式计算和预测风险是很荒谬的,众多学者们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他们需要一个可计算的、客观的、能够查明来龙去脉的数字,否则研究就没法做了。

如果风险如此不可捉摸,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答案也很简单,就是不要去想象风险的概念,而是要直接去衡量风险的结果,即在买入任何金融投资产品之前,都可以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如果接下来它的价格跌了一半,我能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吗?我有应对的方法吗?如果回答不了这个问题那,这笔投资最好就不要做了。

因此,这部分有以下三个结论值得重点关注

(1)很多时候我们买了高风险的产品,但我们并不理解什么是风险,总以为亏损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是很危险的 (2)风险很难被量化,不要衡量风险本身,而去衡量风险爆发之后的结果 (3)具体应该怎么做?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在买入任何投资产品之前都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如果接下来它的价格跌了一半,我能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状况吗?我应该怎么去应对,如果回答不了,这笔投资呢就暂时不要做了,直到你弄清楚了这个问题。

海外配置

前面提到,由于我们很难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到哪一个大类的资产会涨得最好,所以在投资的时候要尽量的多元分散,就是大家常听到的资产配置的概念。不过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资产配置不只是在资产品类这个维度做就行了,在地理这个维度上也要进行

课程里针对普通人做海外配置时常有的两个问题做了解答 (1)我们真的有必要去海外投资吗?毕竟我们的生活主要都在国内,花钱也在国内,为什么要把钱放在我们不熟悉的地方? (2)海外资产配置是不是富人的专利?

针对第一个问题,课程里给了先锋领航基金呢之前发表过一篇学术研究,他们测算了从1900年到2009年长达100多年里16个主要国家股票市场的涨幅和人均真实GDP增速的关系,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两者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对于这些国家来说,股市回报和经济增长的速度并没有什么直接关联。课程里对这个结论归因为如下两个原因

  • 资产的价格。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当然可以很快,但如果人们为这种快速发展的预期付出了过高的价格的话,回报就不会太好;比如说房价
  • 全球化。由于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我们已经很难知道总体经济增长的时候利益会落到哪个具体的国家了。比如说耐克在福建、广东甚至越南生产出一双鞋,这双鞋的价值会实实在在的计入当地的GDP,但鞋里面大部分的利润都被耐克一家美国公司赚走了;公司股价则是和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虽然新兴经济体增长快,但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利润都被跨国公司拿走了

所以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新兴市场经济发展快,所以投资会赚到更多的印象是不准确的。这会导致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虽然我们国家未来仍然可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强劲的国家之一,但这不意味着中国的股市、房市各种投资品市场会持续上涨。

除此之外,课程里还提到了一个行为金融学的概念:本土偏好,即人们偏向于投自己国家的资产,比如日本股市的整个市值占全球总体市场的7~8%左右,但是日本本地的投资者会把60%左右的资产配置在本土市场上,同样美国股市的市值可以占到全球的一半,但美国投资者在本土股票上配比更高,几乎有80%,那中国的投资者就更不用说了,毕竟大家都熟悉本国的投资品种,投资起来更让人安心。但是本土偏好的一个风险是我们没法用简单的方法判断出一个国家的资产是不是会升值,只投资任何一个国家其实都是有点冒险的,

针对第二个问题,个人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涵盖世界上主要股票市场的基金进行投资,如 acwi 指数ETF, 还有一些其他的海外配置的方法课程里没有提及,只是提了“稍微做一点功课都能找到”

因此,这部分有以下三个结论值得重点关注 (1)海外资产配置很有必要,因为一个资产能不能升值,跟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没有必然联系,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就忽略了海外投资。 (2)做海外资产配置的时候,不能只挑我们熟悉的国家,因为全球股市表现最好的地方,很多时候我们都想不到。 (3)想要投资全球市场,有不少产品可以实现,很多主流的大基金都能让我们坐拥全世界主要的股票市场

小结

这部分介绍的内容可总结如下

1.个人投资者的优势与劣势

  • 优势是不需像专业投资者那样舍近求远、舍易求难;劣势是可接触的资源有限
  • 掌握一些最朴素的投资方法,避免最明显的投资错误,才是走向投资成功的正途

2.避免投资偏好

  • 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很难预测哪类资产在未来表现会最好
  • 个人容易因为过去的经历就对某一种资产有特殊偏好,但投资者不要对资产有明显的偏好

3.择时陷阱

  • 短期来看,我们很难通过择时获得超额回报;长期来看,准确判断牛市熊市的来临时间也非常难
  • 个人投资是一个无限游戏,一个好的卖出理由是是你的买入理由不再成立了

4.宏观迷信

  • 宏观经济是很重要,但影响宏观经济的因素太多太复杂
  • 与其把精力放在宏观经济这种重要但不可知的事情上,不如想的小一点,关注更可知的事情

5.风险度量

  • 买了高风险的产品,但并不理解什么是风险,总以为亏损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是很危险的
  • 风险难以被量化,因此不要去想象风险的概念,而是要直接去衡量风险的结果

6.海外配置

  • 一个资产能否升值,跟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没有必然联系
  • 做海外资产配置的时候,不能只挑我们熟悉的国家
  • 很多主流的大基金都能让我们坐拥全世界主要的股票市场